省部共建国重室曾若生教授团队在双钙钛矿的发光调控方面取得进展

2024年06月13日 16:37  点击:[]

近日,省部共建国重室曾若生教授团队提出了在稀土双钙钛矿中,通过掺杂5S2电子掺杂调节能量传递过程的温度依赖自陷模型。研究成果以“Temperature-dependent self-trapped models regulating energy transfer in rare earth doubleperovskites via 5s2electron doping”为题在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中国科学院SCI一区,IF:7.0)上发表。

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Sb3+, Sm3+共掺杂Cs2NaYCl6稀土基双钙钛矿,可以通过调节带隙结构和能量传递的通道来有效地调节发光。随着Sm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由于自陷激子(STE)到Sm3+离子的有效能量转移,可以将发射从蓝光调节到白光。变温光致发光光谱表明,低温下产生了双STE发射,这归因于Jahn-Teller效应导致3P1激发态产生两个极小值。光学温度传感器的相对灵敏度达到1.08 % K-1,优于其他稀土钙钛矿。基于Sb3+, Sm3+共掺杂Cs2NaYCl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LED器件的色度坐标为(0.29, 0.28),显色指数为87,相关色温为10986 K。这项工作为调控能量转移提供了新的物理见解,并为功能材料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参考。

上一条:省部共建国重室尹诗斌教授团队在5-羟甲基糠醛电氧化辅助制氢过程中的氢氧化物吸附位点方面取得进展 下一条:省部共建国重室“纳米光子学”团队在一维双钙钛矿的结构调制和发光性能研究中取得进展

关闭